本网消息(来源:教务办 责编:陈扬)
“疫情前”《影视文学导论》课堂上同学们青春激昂分享“思政”感悟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李思齐用镜头记录“疫情”中的环卫老人
教学团队战疫情保教学,积极开展在线教学备课与教学
“新冠战疫”——一场现实进行中的“思政大课堂”
2020年春节以来,一场来势凶猛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而来,随之全国上下积极动员,从个人到社区、从街道到城市、从省份到全国,“抗疫行动”未停歇,三月余,全国疫情虽明显控制,但依然不松懈,坚决打赢这场“新冠战疫”。这场“战疫”中发生了很多事,知道了很多人,明白了很多事,有的人依然健在,有的人却生死相隔,有的人值得终生敬念——这是一场现实中正在进行的“思政大课堂”!一次难得的“思政大资源”!
“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影视文学教学》团队在院系统筹安排下,积极开展本学期各课程——《视听语言》、《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节目赏析》、《电视节目策划与营销》、《艺术和学术实践》等网络教学准备,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完成超星教学平台课程建设,探索QQ、微信、腾讯会议等多平台互动教学模式;二、 结合课程特点,实施“网约课堂”“在线直播”、“在线互动”“在线翻转”等形式,真真切切落实了慕课、翻转课堂等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三、教学团队将这场“战疫”中呈现出的最美“逆行者”“志愿者”等“思政资源”融入课程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知识+实践+育人”的“5+教学理念”,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例如由苟强诗、周子渝老师讲授的《视听语言》课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2019级1班李思齐同学,在做好个人防疫的同时,用镜头记录了一对奋战在环卫“疫情”一线老奶奶的故事,既体现了环卫老人一线“战疫”精神,又对“抗疫”做了宣传,提醒人们既要做好个人“防疫”又要讲究公共卫生之文明,“5+教学理念”即使在“疫情”期间也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思政”——一条历史中的青春之路
《影视文学导论》课程负责人苟强诗老师说,“思政”是鲜活的,总是伴有青春的激情与浪漫,也有碰撞后的忧郁与迷茫,但最后它都能走出一条青春之路。在与学生交流中发现,他们带着艺术的期盼,朝气蓬勃的活跃在校园里和课堂上。如何在艺术教育中实现不同时空的生命律动?生命的青春与艺术的青春是一个很好的勾连点。中国电影文学与电影艺术的诞生与发展,就是十九世纪一批90后、二十世纪00后、10后的青春奠定与发展的,如何实现生命的“通感”那时的“思政”成为当前“思政”教育难得的资源。“思政”的青春以及成长之路,便成为课程讲授的出发点。近日,习近平回信勉励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无疑,生命的青春、专业的青春、精神的青春再一次在“抗疫”中大放异彩,成为当前教学育人的良好资源,成为当前大学生发挥青春热力的优秀典型。
“思政”—— 一条理解影视文学的主脉
历史中,“思政”从未缺席,它牵引历史发展的方向;艺术中,“思政”或隐或现,它影响艺术发展的道路。苟强诗老师介绍说,在我国百年的电影与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思政”成为当时艺术家从事创作的一种观念或意识,都认识到了文学和电影在现实社会中的巨大作用,而且至今仍是。如何更好的理解它,历史与当前的“思政”成为关键的主脉。在授课中,既注重历史脉络的梳理又关注社会与艺术的现实,成为课程教学中“崇德尚艺、潜心耕耘”的一个方法。
“思政”——一场校园里的影视文化活动
历史和艺术从不缺乏种种“活动”乃至“运动”。《影视文学导论》的课堂也不能缺席。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周子渝老师,作为教学团队的重要成员,在课堂教学之外,又打造了“影约”观影的主题周期活动。在其指导下,影约团队的同学们自主策划着每月一期的观影活动,形式多样、主题丰富,形成了课程教学内外的艺术互动,并且吸引了不同年级同学的积极参与,在校园里,形成了良好的艺术交流与创作氛围。教学团队朱婧雯老师、陈彦均老师、陈矿老师、卢康老师,“疫情前”常驻中心与工作室,搭建专业空间,欢迎师生交流;“疫情中”老师们空中联线“网约”“网聊”,互动不断。
“思政”——一场影视艺术教学的创新与改革
时代有了思想就形成了自己的个性;教学有了新的理念,就有了迈开创新与改革的步伐。在现阶段的本科教学中,立德树人、思政引领、党建教学、有机融合、教研相长、彼此促进、创新改革、以保成效。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与教学中以某门课程为核心,课程联动化为纽带。本学期朱婧雯老师、陈彦均老师、陈矿老师、卢康老师的《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节目赏析》、《电视节目策划与营销》、《艺术和学术实践》等课程在知识与育人联动中,形成了人才培养的有机链条;同时,打通影教工支部、现代中国电影文化与电影研究中心、“新新文影”工作室等平台,将党建、科研、实践打通贯穿,注入新理念、新活力。工作室积极发挥党员先进性,2019年立项党建课题2项,2019年举办多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生,通过师生座谈建立有效联络机制,确保“德育为先”的育人目标的推进与落实。
“思政”——一场在艺术主旋律中自我成长的课程
教育的目的是“立人”,艺术的可贵是“化人”,课程的任务是“领人”,学习的目标是“成人”。作为“课程思政”的《影视文学导论》团队致力于学生在学习中把握主旋律、启蒙自成长。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学团队为学生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平台,积极建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内外搭建育人的“戏台”,让学生伴着新时代的主旋律实现自我成长。课堂上的主题发言,学生们每每都能激昂文字,看到青春的飞扬。课堂外的“党建”和“观影”活动,学生们每每都能积极参与,以身作则。希望在这场教育的创新与改革的教学实践中,参与其中的每一位,均能跟随旋律,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