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来源:影视艺术系 责编:陈扬)为坚持“以本为本”、践行“四个回归”,推动影视与动画学院“金专”“金课”建设,进一步提升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响应教务处“课程之星”材料汇编工作的同时,我院近期将以专题形式对“一流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等相关课程及团队建设情况开展报道,希望借此浓厚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团队建设和课程建设氛围,向各专业教师提供可供参考的案例和思路,推动我院本科质量文化建设。同时面向全院征集以课程为基础的教学改革典型案例(邮箱:913654653@qq.com),诚邀各教学系、全院教师不吝赐稿。
第一期
《电视画面编辑》:打造艺术类“课程思政”的“试金石”
惊蛰已至,春日见好,我们视频访问了成都大学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电视画面编辑》教学团队,在感受剪辑课“专业范”的同时,收获了满满的“正能量”。
持续开展了14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课内教学实践(资料图:2009)
承担成都大学“开学第一课”视频录制及制作
编导专业学生作品在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意微电影大型创作活动中获“最佳影片奖”
从“触点”到“思政”
课程负责人、影视与动画学院副院长王珏殷介绍说,这门延续15个年级的专业课,立项“课程思政”示范课,最初的“触点”源自于学生评教留言:“老师的工作态度给我们带来了满满的正能量,做事要求完美,教学方式独特,收获颇丰”,“专业性极强,有幸受到教导,感怀备至”……这使团队感到,学生希望获得的不仅是一门“手艺”,他们“感怀”的是正确的学习方法、职业道德乃至价值观的引导,这与“课程思政”的理念不谋而合,我们的本科专业课不仅需要立起学生“成材”的“专业柱”,还要筑好学生“成才”的“承重墙”。
兼“器识”与“文艺”
团队成员邓瑶老师和李骜老师曾在美国高校学习电影电视制作,谈到海外求学的最大收获,他们认为是“专业精神”“技术水准”和“学习方法”。在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加速建设背景之下,成大学子可用的技术环境已慢慢趋向国际水准,但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器量与见识、学问与技能一定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我们在从严要求学习风气、把专业精神贯穿教学始终的基础上,借用西方先进的制作技术和学习理念,例如聘请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首任院长卓伯棠教授为本科生执教这门课一个月,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用影像对故乡亲情、社会进步、巴蜀文化、中国气派加以描绘,把“工匠精神”与“文化自信”的培养结合起来。
由“媒介”至“载体”
一门艺术专业必修课,如何在不脱离原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又不生硬地融入思政元素?团队成员李茂华老师、朱婧雯老师是广播影视文艺学、广播电视学博士,她们认为,活动影像“本体”视听兼备,是价值植入的良好媒介,这门课程以剪辑艺术和技术为主体,以影像蒙太奇叙事为手段,结合特定的题材和案例,能够有机、有意、有效地把主流价值纳入整体教学布局和课程安排;课程教学目的涵盖了“专业伦理”和“学习伦理”两大层次,在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营造尊师重教、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和行事作风;通过“理论+实践”知行合一的方式让课堂成为“立德树人”的载体,培养学生在核心价值观引导下“千姿百态”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路径:“2+3+4”
《电视画面编辑》践行“课程思政”的路径,概括起来是“2+3+4”:“2”是利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党建+学术”“双带头人”育人制度播撒道德教化;“3”是牢牢抓住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五个融合”的发展理念、“赛事引领”的实践路径和“建立范式”的教学过程“三个维度”来孕育“工匠精神”;“4”是以发挥专业特色、拓展院媒融合、让“艺术家”培养“艺术家”、扶持资源建设“四种手段”提升“育人本领”。目前课程已初步建成超过500GB容量的资源库,形成“线上+线下”“课堂+课外”“实践+理论”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近年来,该课程学生作业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短视频大赛”等一系列主流赛事中获奖;经过课程能力培养的学生在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数十项重要赛事中获奖;涌现出奋战在马边县“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徐良、提问教育部陈宝生部长的成都电视台记者王旭、荣获广电总局“创新创优节目奖”的深圳卫视制片人陈磊等一大批具有“大爱”和“正能量”的毕业生。
在这个特殊的春天,为响应学校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号召,《电视画面编辑》将课堂“迁往”了网上。团队提前录制了10堂微课,利用超星平台上传资源开展线下学习,师生通过腾讯会议、QQ群在线互动;对学生剪辑软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采用QQ远程控制进行演示和解答,形成“线下超星自学+线上解决问题+课后动手实践”的模式;第一次课后作业的主题是用视频描述学生自家的“抗疫”生活;编导学生创作的《等你一个微笑》《搭把手》《逆行的人儿》等微视频用影像传递信心与力量,应援武汉,被人民网点名报道……
结束采访时,《电视画面编辑》教学团队说,他们最大的愿望,是让这门专业课作为“课程思政”的一块小小“试金石”,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为“98后”“00后”的影动学子悄悄播下一颗“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