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左永红 陈佳娉 来源:教务办 审核:苟强诗
产教联动启新程
2025年4月8日,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院长张娟、数字媒体系主任许志强、教务办公室主任左永红、数字媒体系副主任陈佳娉等一行 6 人,赴成都夏尔天逸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调研合作洽谈会。双方围绕“深化产教融合、共建现代产业学院”主题展开研讨,并正式启动2025届数字媒体专业“项目化实战”实习计划。此次合作涵盖20名国内本科生及10名东盟国家留学生,标志着校企双方在构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生态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为区域数字文创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实战育人新模式
成都夏尔天逸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西南地区数字文创领域的领军企业,长期专注于虚拟现实、互动娱乐、数字动画等领域的研发与商业化应用。此次实习中,企业根据学生专业背景量身定制岗位,涵盖低模制作方法、布线规律、中模制作要点、高模雕刻技巧等次时代游戏场景全流程。学生将以项目组形式参与公司次时代游戏场景相关项目,全程体验从需求分析到产品落地的完整产业链流程。
张娟表示:“校企联合培养不仅是课堂的延伸,更是产业需求的直通车。通过真实项目驱动,学生能在技术应用、团队协作和行业规范上快速成长,这正是传统教学难以覆盖的‘最后一公里’。”

跨文化创新实践
本次实习活动的显著特色在于创新引入国际协同育人机制,来自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的10名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共同组成多元文化团队,在项目中执行跨文化沟通和东南亚市场调研等关键任务。夏尔天逸科技特别开设“文化创意融合工作坊”,激励学生将各自国家的文化元素融入数字产品设计之中,例如将印尼皮影戏元素转化为动态数字艺术形式,或将越南水上木偶戏与三维动作捕捉技术相结合,开发出沉浸式体验项目。

产业学院新蓝图
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双方正加速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重点在六个维度深化协同:共建“艺术+技术”双轮驱动课程体系,开发行业认证标准融入的优质教材,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搭建数字文创资源共享平台,建立“订单式”人才输送机制,构建“产学研创”一体化生态圈。夏尔天逸科技副总裁顾捷强调:“通过将产业需求前置到教育端,可有效破解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为行业培养‘即插即用’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张娟强调:“校企协同需打破传统边界,将产业标准融入教学全流程。”未来,双方计划将产业学院拓展为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创新创业于一体的区域性数字文创枢纽,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衔接,助力成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创产业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