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学院新闻
  •   >   正文
  • 学院新闻

    2025阆中汉服纪 沉浸式体验中华文化瑰宝

    [成大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动学院]    发布日期:2025-04-08    浏览次数:

    陈锦康 文李姝 曾子涵 来源影视系 审核苟强诗

    2025年3月28日至30日,"袍行阆苑,泽爱华光——2025汉服纪"活动在四川阆中古城盛大启幕。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15名国际研究生留学生应主办方特别邀请,组成跨国文化使者团队全程参与这场文化盛宴,在沉浸式体验中展现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果。


    华服为媒: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本次活动以汉服为载体,通过朝代嘉年华、铠甲巡游、汉服集体婚礼等古今融合的创意形式,吸引来自全球的千余名文化爱好者。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留学生们身着唐、宋、明等朝代服饰深度参与巡游展演,越南留学生杨黄唯良感慨:"当微风拂动衣袂,我终于理解汉服不仅是服饰,更是流动的文化符号。"来自泰国的王梦秋特别注意到汉服形制与建筑美学的呼应:"彩色刺绣与青砖黛瓦交织,这是教科书无法复现的立体课堂。"

    礼乐为桥:构建文化认知新维度

        学院特别为参演学生开设传统礼仪工作坊,系统教授揖礼、拜礼等传统仪轨。在汉服集体婚礼环节,4名留学生代表参与"三拜"仪式展演,老挝学生李莎通过角色扮演深刻理解婚俗内涵:"每个动作都承载着祝福的深意"。马来西亚学生张若萱在巡游中收获市民热情互动:"持续的展演单薄的汉服在身上也丝毫不觉得疲惫,民众对传统的热爱令人动容。"


    古城为鉴:实践育人结硕果

    作为学院"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此次活动特别安排学生入住古城民宿,开展建筑文化考察与非遗访谈。越南留学生黄氏妙在调研笔记中写道:"完整保存的古建群落,让我读懂了中国'修旧如旧'的文化守护智慧。"泰国留学生唐美龙对比中泰传统服饰发展后表示:"中国让传统服饰焕发新生机的创新实践,为东南亚文化传承提供了宝贵范本。"


    育人为魂:搭建国际传播新平台

    "此次活动是学院'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实践。"项目负责人表示,通过将新媒体艺术与国际传播专业优势相结合,构建起"文化体验+学术观察+创意传播"三位一体培养模式。越南学生陈氏垂蓉作为"新娘"参与展演:"工作人员细致教授传统婚仪,'三拜'流程的仪式感让我体会到中华礼仪的庄重内涵;马来西亚学生陈锦康对这次经历后更加热爱中华文化,也希望将巡游见闻转化为毕业设计素材,将向更多的人介绍这份美丽的文化传统。

    活动期间,留学生们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双语体验日志20余篇,相关话题阅读量不断突破增长。正如老挝学生莫晓岚所言:"我们不仅是文化体验者,更要成为文化转译者。"学院将持续推进"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工作坊"建设,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文化使者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关注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