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研究生
  •   >   学术活动
  •   >   正文
  • 学术活动

    【影动讲坛2023年第十一讲】设计的民主: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教育

    [成大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动学院]    发布日期:2023-12-11    浏览次数:

            本网消息 (文/刘若李、杨明 图/刘若李 责编:陈扬 )2023年12月5日下午,由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主办、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承办的东盟艺术大讲堂暨影动讲坛2023第十一讲于学院学术报告厅D2029顺利举办。此次讲座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光影交互服务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动画数字媒体教指委委员,中组部国家特聘专家,博士生导师蔡新元教授做题为《设计的民主: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教育》的学术分享。成都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苏波、成都大学发规处副处长严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周小骥、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特聘学术副院长郭道荣、影视与动画学院院长张娟教授、影视与动画党委书记陈扬、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办公室主任张鸶鸶教授、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办公室副主任杨柯、部分硕士研究生导师、动画系及数字媒体技术系研究生及本科生真聆听了这场专业讲座。本次讲座由影视与动画学院院长张娟教授主持。

            在本次讲座中,蔡新元教授结合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作品、应用案例、产业发展以及教育与设计思维的演变等方面,深入讨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设计领域和教育领域所带来的深刻变革。三个核心问题引发了与在场师生们的广泛热烈讨论:AIGC创作的作品是否能够成为真正的艺术作品?人工智能是否能够为设计提供助力?设计教育领域该如何迎接AIGC带来的巨变?

    针对“人工智能是否能成为艺术”的问题,蔡新元教授认为随着OpenAI的崛起,设计领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观念变革。他强调了“艺术不应该屈服于科技,而是应该拥抱科技”的观点。蔡教授回顾了艺术史上四次终结于本体、自我、媒介、生活的模式,并勾勒出第五次终结将在AI的推动下实现,即AI技术将产生艺术的新范式,对艺术家、对象和程序都将带来颠覆性的变化。通过杜尚的小便器时代、海德格尔的《世界图像时代》以及技术塑造形式、技术构筑边界的三个艺术变革例子,蔡教授明确指出重返意义是人工智能艺术的核心,强调艺术不是规则,而是一种人类自我感知,从模仿时代、观念时代、技术时代演变至今的生成时代。

    关于“人工智能是否能助力设计”,蔡新元教授深刻剖析了艺术、科学、技术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他得出结论认为,艺术设计必须回归创意的本质,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的语境下需要重新思考。教授表示,当下正值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应该将焦点放在创意和审美上。在这个艺术新变革的时代,教授强调创意是艺术的本质,技术所构建的艺术障碍和边界将会消失。他提出各种类型的专业大模型是通往未来的桥梁。

    最后,对于“设计教育如何应对AIGC的变革”,蔡教授强调当前设计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科技的快速发展与艺术设计教育观念的滞后。他指出学校教育和行业需求的分歧,并呼吁高校在设计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性。教授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引导人的创造潜力,唤起生命感和价值感。而对于当前AI所带来变革下师生来说,应该正确的认识到:“并提出AI不会淘汰人类,只会淘汰不会用AI的人类”。

           讲座最后,蔡新元教授鼓励师生要积极尝试和学习新的设计工具和技术,并提倡建立高校联盟,以艺术态度拥抱科技,把握住人工智能时代设计教育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次讲座不仅使听众对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大家对未来的想象和期望。

    关注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