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培养面向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工艺交融复合型人才
一、专业介绍
伴随着“数字+”“创意+”“互联网+”“科技+”和“文化+”引发的产业变革和消费升级,以及媒体深度融合理念的普及,以互联网为基础和实现工具的数字媒介平台已成为“整个社会的操作系统”,呈现出“技术+艺术”“文化+传播”“新闻+信息”等跨界、复合、多元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现象。基于此,市场对掌握数字媒体技术知识和技能,懂得数字媒体传播规律,能生产会运营数字媒体产品的数字媒体技术人才需求持续增加。
该专业创办于2008年,是国内较早成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高校之一。为更好地适应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需求,以及“媒体融合”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更好地对接成都“5+5+1”产业细分领域中的文化产业(文创、会展、文博、文旅等)与成渝经济圈发展新形势,该专业自2020年由计算机学院调整至影视与动画学院举办,是学院“新工科”重点培育专业。
该专业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核心,以数字媒体艺术、网络与新媒体、动画为基础,以大众传播理论为依据,以现代艺术为指导,将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到文化、艺术、商业、教育和管理等领域的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新兴学科,旨在培养面向互联网应用、数字娱乐、虚拟与增强现实、移动媒体、文化创意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该专业除积极依托四川省动漫游2011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动漫研究中心、四川省动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教学研究基地和平台,还通过“多模块+工作室”等教学体系,构建了“实践课程+工作坊+项目实训+展赛项目+实践平台企业实训”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毕业生可在广播电视、影视制作等信息传媒领域从事数字媒体产品的开发与制作工作;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交互媒体、艺术装置、多媒体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以及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业务;在动漫和游戏公司进行动漫或者游戏的开发与设计等。学生亦可在国内外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二、专业定位
该专业以“培养面向数字文化产业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地方型、应用型、校城融合”为宗旨,旨在以成都“5+5+1”产业细分领域中的文化产业需求为导向,实现专业与产业无缝对接,力争把该专业建成模式成熟、成效显著、专业服务能力强、具有产业带动作用的成都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三、发展历程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于2008年举办。
为适应“新工科”建设要求,探索交叉学科工程人才培养的协同模式,该专业于2020年由计算机学院调整至影视与动画学院举办。
发展至今,先后建成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践基地、四川省动漫游2011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省动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实践平台。
四、主干学科与专业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核心课程:UI交互设计、三维材质开发、三维影视灯光与渲染、三维绑定设计与制作、数字特效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基础、虚拟现实程序开发、引擎技术基础、游戏架构设计与策划基础、游戏脚本及编程技术、数字媒体综合设计、论文写作、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五、特色优势
1.围绕“新工科”建设,构建新型交叉学科工程人才培养的协同模式
“新工科”的显著特征就是交叉融合,融合就是互动、创新和突破。该专业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课程诊改,形成了专业特有的“技术性+艺术性”的双线融合课程体系,推进了“教、学、做、用、创”一体化建设;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探索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定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通过紧密对接成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实施“大基础+小模块”的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了专业知识模块相互独立且交融渗透的学分认证互换机制;通过学科平台、研究项目和实践基地深度融合,构建了多个与产业紧密对接、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的校内数字媒体工作室。
2.围绕地方产业经济发展,搭建政产学研成果转化阵地
该专业建设主动响应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成都市的“三城三都建设”和正在构建的“文创+”新思维,以及学校“校城融合、开放协同、区域应用”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动态矩阵联盟”机制等形式,将主体和要素(人才、资本、信息和技术)紧密耦合实现了“聚合效应”,搭建了多元协同的政产学研成果转化阵地,提升了协同育人的质量。目前,该专业已与成都天府数字文创城、凤凰数媒、华栖云科技等公司建立协同育人平台或课程建设项目。
3.多元化、立体式创新,持续提升学生综合竞争能力
该专业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师科研、校企合作、学科竞赛、学科创新创业有机融合,形成多元化、立体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学科竞赛提升自身综合竞争能力。该专业师生获批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0余项;作品先后获得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以及四川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铜奖等100余项。
图片抬头: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核心,以数字媒体艺术、网络与新媒体、动画为基础,以大众传播理论为依据
六、改革举措
紧密围绕“技术+艺术”交融发展的基本思路,紧扣“高水平城市型综合大学”办学定位,在主动融入并服务地方经济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1.强调顶层设计,升级人才培养模式
以“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紧扣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紧紧把握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双重特征,系统解读数字媒体技术与文化、旅游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用人才培养升级服务产业发展。
“升级版”高素质应用型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的项层设计 |
服务面向 |
紧跟行业标准,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
培养目标 |
三个升级: 传统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向适应数字文化产业需求的人才升级; 培养“单一能力人才”向“创新型全产业链的应用型传媒人才”升级; 培养“跟跑·并跑”型人才向“并跑·领跑”型人才升级。 |
核心能力 |
坚实的跨界学习能力,突出的实践能力,综合的职业能力,优秀的创新创业能力。 |
核心素养 |
全面的计算机素养,跨界合作的媒介素养,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数字素养。 |
两个突破点 |
将现代传媒技术与数字化艺术传播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贯彻“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突出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
五个对接 |
人才培养标准对接数字文化产业时代变革; 人才培养理念对接数字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人才培养过程对接数字媒体产品生产流程; 人才培养能力对接数字文化产业时代需求; 教学实践条件对接数字文化产业的一线标准。 |
五项升级 |
决策执行机制体制优化升级; 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优化升级; “双师双能型教师”结构优化升级; 教学资源建设配置优化升级; 政产学研协同育人优化升级。 |
2.立足专业实践与社会需求,实施人才培养“双导向”
在积极开展宽厚的人才素质培养、以德树人的同时,突出专业教学的“项目驱动、实践动手、完整流程、复合能力”的实践导向;积极探索“政产学研”新路径,通过与天府数字文创城、成都影视城、广播影视行业企业等共建专业及实习/实训/实践基地,以项目为依托,打通实践能力培养与职业就业的有机结合,形成“实践+职业”双导向的人才培养特色。
3.实施教学改革,落实“四个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
①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链结构交互融合——搭建覆盖新技术/全产业链的培养构架;
②教学资源建设和行业发展高度融合——构建新技术应用平台;
③教学内容与项目应用有机融合——探索培养学生新技术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④培养过程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完善培养产业新思维机制,有效解决新业态对数字媒体高素质人才的新需求。
4.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构,实施应用型课程教学
落实本科专业国家质量标准要求,创建“大基础+小模块+广项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采取“两减两增三改”措施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两减”:减少理论课程学分、减掉与产业脱节的课程;“两增”:增加实践课程学分比重、增加创新创业课程学分;“三改”:改革过时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将评价方式从以考试为主改革为以过程性考核为主、将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为毕业创作/设计)。重点打造三维模型设计、三维动作捕捉实训、人工智能、数字媒体技术平台研发、数字媒体(3D数字成像)技能实训等数字技术及应用类课程,体系化教学效果明显。
5.抓牢“三个契机”,夯实“三个强化”,强调“三个融合”
①以“数字经济”为契机,强化“数字娱乐、虚拟现实和交互艺术”三类特色课程,更强调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意识培养;
②以“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强化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化艺术传播结合,更强调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媒体融合与网络视听的能力培养;
③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为契机,强化“以师导学、以创促学、以学带学”的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更强调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一起服务于新媒体创作的能力培养。
七、主要成效
1.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显现
类别 |
数量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2人次 |
省级教学名师 |
2人次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2项 |
省级实践教学基地/平台 |
3个 |
近三年高水平论文 |
18篇 |
教改项目 |
3项 |
教改论文 |
4篇 |
出版教材 |
8部 |
出版专著 |
6部 |
2.社会服务取得新成效
通过“挂职”及专业培训,双师型人才占比50%,师资社会服务能力强,主持、参与研发完成例如教育部“1+X”证书《新媒体编辑职业技能等级认证体系》、工信部《“新媒体影像创作师”职业技术认证体系》、凤凰卫视《2018中国数字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白皮书》、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新媒体内容运营与工具实操》课程体系等重要成果。
3.学科影响逐步提升
数字媒体技术系是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产业与管理专委会、四川省人工智能学会等机构理事单位,是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赛)四川分赛区等学术平台的秘书处单位,在国内学术、行业组织中活动参与度高、成果丰富,影响力逐年扩大。
八、校企合作单位
天府数字文创城
力方国际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
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
凤凰数媒(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优美缔软件(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遥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易成都数字产业基地
网易-暴雪中国运营团队
阿里影业云尚制片
TEA新媒体社区
四川亦燃科技网络有限公司
成都影视城
成都赞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光辉城市(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益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凡游在线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九、主要教师
许志强
系主任,教授、研究员、正高级工程师,IEEE高级会员,硕士生导师
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青年创新人才
教育部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广播电视专业硕士新媒体艺术传播方向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智能与科技应用传播、视听传播与创意媒体
先后在中国传媒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学位,目前正在香港教育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先后获批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青年创新人才、教育部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十大海创科教领军人物等。兼任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专家库成员、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库成员、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赛终评委专家库成员、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国赛本科赛道专家库成员、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专家库成员、四川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审专家库成员、四川省专家服务团专家库成员、四川省科技专家库成员、四川省文化和旅游专家库成员(非遗、公共文化)、四川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职称评审专家库成员、重庆市科技专家库成员、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库成员等。
在《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中国出版》《电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传媒》《JGIM》《AULA ORIENTALIS》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5部、主编教材10部;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12项;主持(研)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中国数字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白皮书》等省部级及各类社会服务项目30余项;先后30余次获得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国科奖社第0073号)、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青年科技奖(国科奖社第0073号)、中国科技传播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新闻科技优秀论文奖、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年度优秀教材(年度仅13本)、中国“一带一路”博士论坛优秀成果奖、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指导学生作品数十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
汪晓飞
教授
研究方向:图像处理、群体行为分析等。
四川大学工科博士、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流动站博士后,兼任四川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四川赛区评审专家、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 四川赛区评审专家。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SCI检索4篇,EI检索5篇),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厅级项目2项,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部厅级项目多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6项,出版A类学术专著(独著)1部。
以第一指导老师身份指导学生获得2019年第七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全国赛区一等奖4项、四川赛区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3项,2020年第八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赛区三等奖1项、四川赛区一等奖1项,2021年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四川赛区二等奖1项,2019年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四川省赛获得铜奖,并连续三年获得NCDA优秀指导教师奖。
肖雪蕾
讲师
研究方向:三维设计与应用、新媒体技术与应用等
四川大学学士、硕士,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曾赴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进修。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1部。
在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中指导学生获得优异成绩,并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创业创新项目获得挑战杯四川省铜奖2项;指导学生作品获第十二届全球华语大学生影视奖最佳实验片1项,第15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四川省赛区三等奖2项。
陈佳娉
助教
研究方向:游戏开发、游戏引擎编程、虚拟现实等
先后在西南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取得学士、硕士学位。本硕在读期间多次获得多媒体大赛一等奖、摄影一等奖,具备影视、动画、游戏开发等多领域的项目经验。
指导学生作品获第八届发现杯西部赛区三等奖1项,2021年度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四川省赛区中二等奖1项,第15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四川省赛区二等奖1项。
谢亦旸
助教
研究方向:新媒体交互设计、虚拟现实技术等
先后在西南交通大学、罗马美术学院取得学士、硕士学位,曾担任《月亮里的城市》封面设计师,《大作家小作文》图文插画绘制,《超迷宫》系列丛书电脑制作。
指导学生作品获第15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
十、主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