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学院新闻
  •   >   正文
  • 学院新闻

    我院承办“光影与岁月”论坛第4期: 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成大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动学院]    发布日期:2023-12-05    浏览次数:

    本网消息 (来源:动画系 责编:陈扬)2023年12月2日19时-21时,四川省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主办,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承办,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剧作创研中心、四川作家作品改编研究中心协办四川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光影与岁月”系列论坛第4期在云端顺利召开。论坛在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进行。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周星,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指委主任骆平,成都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苏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胡智锋,中央戏剧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教授郝戎,北京电影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丁亚平,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二级教授饶曙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旭光,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燕,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南京大学二级教授周安华,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沈义贞,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特聘学术副院长郭道荣、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院长张娟出席论坛。论坛由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四川省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谢建华作开幕式主持,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院长张娟教授学术主持。

    开幕式上,周星教授提出了此次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在实践层面需要理清的诸多问题。骆平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达了专家们对四川高校戏剧影视教育的关心和支持,重申了论戏剧影视专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等问题必要。苏波书记向各位专家的参会表示欢迎和感谢,介绍了成都大学在戏剧影视类专业和研究生培养中的一些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专硕和学硕在培养方式与课程设置,行业与学校联合培养的方式等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而本次会议研讨的主题恰逢其时,具有较好的针对性。

    在主题研讨环节中,胡智锋教授从专业目录调整后专业硕士培养方向、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根本异同、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讨论。郝戎教授从业界对创作人才需求和学界对科研需求两方面探讨了当前研究生教育中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以及人才培养的层级。丁亚平教授从此次研讨主题的前瞻性出发,讨论了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不断突飞猛进的今天,数字艺术对电影知识的扩延和带来的电影人才培养体系疆域的变化。饶曙光教授从教育方法论的角度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进行了讨论。陈旭光教授结合北京大学在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方面的实践,探讨了专硕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方式、师资标准等问题。张燕教授从“专业”“硕士”“学位”三个关键词探讨了戏剧影视专业硕士培养的定位。周安华教授从新文科、人工智能新的技术、新的观念对社会文化和高等教育的影响出发,认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应该有一个较高的目标,并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沈义贞教授从当前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出现的种种困境出发,主张戏剧影视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殊途同归,都是指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研讨结束,郭道荣教授作总结发言,肯定了此次研讨会的成果。他认为,各位专家围绕艺术专业博士设置之后,专业硕士如何培养的问题、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培养方向的异同问题、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等问题展开深度的交流和热烈的探讨,既有热点性、前沿性、引领性,又有可操作性。郭道荣总结了本次研讨的成果:指明了专硕的人才培养与学硕的人才培养以及艺术博士人才培养所不同的方向与目标;指出了专硕培养与学术培养所不同的具体方式方法,包括如何处理好应用研究与理论研究、如何让专业更专业、学术更学术的具体方法,为戏剧影视专硕人才培养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提出了新问题,尤其是对在专硕人才培养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引导、技术实践与文化理论究竟应该谁重谁轻等等问题都还没有达成共识的担忧,需要大家继续新的思考。郭道荣教授对专家们发言和宝贵的意见分享表示感谢。


    关注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