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车梦婷 来源:成都大学新闻中心
今年是李茂华老师从教的第23年,是她缘牵成大的第7年,也是她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老师的7年。
她当过中学语文老师,也曾在中专上过课,现在是成大影视与动画学院的副教授。“人生就是追寻和进步的过程”。她总爱把她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勉励他们不要停止追求进步的脚步。
“茂华老师像民国的淑女,喜欢穿连衣裙,光是坐在那儿,就把腹有诗书气自华展现的淋漓尽致”同事李姝老师说.
今年8月,李茂华获评2022年首届四川省“四有”好老师荣誉称号。她却说:“我只是碰巧运气好,我跟其他老师比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真心回真心,总是一件必要的事”
2016年,海外教育学院2015级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专业增开了一门叫《传播学》的课程。“这学期开始由我来给大家教授传播学课程……”讲台上,李茂华从包里拿出一摞厚厚的笔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开场。
“传播学,听名字估计就是一门正儿八经的无聊课程罢了。”讲台下的学生曹也倾这样想着。彼时的李茂华和曹也倾一样都是成大“新人”,刚到成大半年。课间偶一个抬头,曹也倾瞥见讲台上一本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老师这是把整本教材都给抄了一遍吧?”这个细节点燃了曹也倾的兴趣。“最开始对这门课不屑一顾,真正上了这门课之后才发觉,每节课都意犹未尽。茂华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会把教科书的一些内容进行详细的补充,非常吸引我。”
李茂华到现在还记得当年熬夜备一门新课到半夜的情景:“手忙脚乱”。一学期三门新课,一门都不能松懈。写了好几本备课笔记,打印了厚厚一撂上课资料。每次上课前都要拿出来再温习一遍,生怕漏掉或遗忘什么。
曹也倾自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从高一开始频繁逃课,自由散漫惯了,甚至有点桀骜难训。在高考前被送进艺考班培训,取得了艺考全校第一、成都市前20名的成绩,她来到了成都大学。
课程最后一节课,李茂华老师特意为学生们讲了一课“知沟效应”。她说道:“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只有不断进步,缩小阶层的差距,才能给自己和下一代赢得一个光明的未来”。这激励了曹也倾专升本,再到出国读研,现在她在日本留学,她的纪录片《弦胡的呼唤》入围了2022东京纪录电影展。
“我崇敬她,茂华老师配得上世间对老师的一切赞美,她在我心中是当之无愧的。”因为种种原因,曹也倾过去曾像个小刺猬一样竖起满身的刺朝向世界,李茂华老师告诉她:“人这一生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关键在于你是否真正认识了自己,读懂了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改变的过程很漫长,在李茂华老师和她相伴的5年,她开始正视自己,摒弃掉偏执的自我怀疑,逐渐懂得体谅人心。她说:“茂华老师从来不会站在上帝的视角去宣教,她会告诉我应该怎么思考,她总说来找我吧,可以随便向我倾诉。”
如今,曹也倾离开成大已经4年了。可每当她有烦恼,提笔给老师写的每一封信,都能得到她郑重的回复:“亲爱的也倾,这么晚给你回信,没有恼吧。因为给你的回信,也是一件很郑重的事。以真心回真心,总是一件必要的事……”
“人生就是不断进步和追寻的过程”
“踏实做事,把事情做好比什么都重要。”李茂华经常这么说。有人对自己不自信,认为自己不行,在李茂华眼里不过是庸人自扰,“撕掉标签,忘掉原来的身份才是该干的事。”
1998年李茂华从自贡师专毕业,分配到梓潼县许州中学担任一名语文老师。她始终记得外国文学老师讲过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公共汽车司机,每天都行驶在固定的线路上,多年未变。有一天,人们发现这个司机在固定的时间没有出现在固定的地点,大家都很吃惊,纷纷猜测他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可事实是,这位公共汽车司机正开着车得意洋洋地行驶在另一条线路上,享受着新线路带给他的新感受。
她知道,人生不能墨守成规,换一换生活方式,可能会收获不一样的精彩。被自己认定的信念所指引,她辞掉在许州中学的工作,应聘到成都一所中学,一边工作一边复习。一年后,李茂华如愿考上研究生,不甘于当前的知识储备,她又奋力考博。三年后,2012年,她从川大文学与新闻学院广播影视文艺学专业毕业。2015年,她应聘到成都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担任专业教师,从此开始了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不解情缘。2017年,李茂华获准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18年开始正式招生。这一年,她通过学校选拔,赴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访学一年。
坐在北大的教室里,她心底升腾起深深的感慨:从最初的小县城的乡村教师,到成大,再到有机会进入北大的课堂,人生就是不断进步和追寻的过程。她把她的经历讲给学生听,勉励他们不要停止追求的脚步。
奋斗的过程练就了李茂华手不释卷学习、凡事亲力亲为的习惯。不仅如此,她也言传身教把这样的要求带到学生培养的要求当中,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投入程度要求极高,对于偷懒耍滑的行为绝对眼睛里不揉沙子。
她对学生有一个要求:作业格式必须保证正确,不能有错字。“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优秀的人一定是在细节上追求完美的人。”有人不以为意,她就搬出之前来学院应聘的老师的例子:只是因为他的PPT上有两个错别字,学院领导就没有通过录用。学生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李茂华认为最能体现一个人水平的恰恰是这些微小的东西,不管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学生必须追求完美,要做到自己力量的最大化。
有人不按规矩来,到李茂华那里能够得到的“待遇”无非是两种:一种是三下五除二把你问到毫无招架之力,另外一种是扫一眼便不再搭理让你觉得自讨无趣,灰溜溜告退。 “师门外看李老师会觉得她特别温和,但师门内的人就会觉得她特别严格,只要和茂华老师一谈学习,她的眼神立马就变了。”2020级广播电视编导研究生王慧敏说。
真诚的教育 “眼里要有学生”
魏书生,一位中学语文老师,被人评价为“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李茂华一直把他奉为教育事业上的偶像。他的教育不是只看重知识的传播,而是注重“人”的培养,他眼里有“学生”。他说“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循着这种教育思想,李茂华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她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边学边思考、边思考边研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气势辽阔超凡。”课一开始,李茂华老师展示了一张青绿山水画。这是茂华老师正在上《艺术概论》课,她选择中国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为教学内容。“如果把这幅画切割成无数个局部,你看到了什么?”她抛出问题,引导思考。随着讲授的展开,理论、数据、故事一一呈现,引导学生理解这幅绘画作品的高超技巧与艺术价值,通过挖掘《千里江山图》作者王希孟年仅18岁这一点,启迪学生运用个人的聪明才智去追寻想要的人生。她说:“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把思政融入课堂格外重要。《艺术概论》这门课本身就带有思政元素,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美,挖掘美,更要思考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
李茂华老师的教书育人不仅是在课堂上。事实上,她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把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从2019年担任学院学科办副主任,到2021年担任影视艺术系系主任,她亲历了广编专业快速成长。
东盟影视与动画学院D栋2015的InYour影约视听创意工作室,一面墙上挂着几张彩色海报,“都是学生拍的作品,希望有一天能把这间教室贴满。”介绍起这些作品,李茂华如数家珍。在这里,她会邀请国内的导演、电影理论家,定期举办影视沙龙、学术会议、影评创作等文艺交流研习活动,将理论教学与影视实战相结合,把党建、思政、教学、科研全面融合。
视频拍摄是广播电视编导的学生一项非常重要的实践活动。不是每一次学生的外出拍摄她都有机会跟队,在不能面对面和学生交流的情况下,她也会利用电话、视频等方式时时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动态、饮食住宿、拍摄进度。王慧敏还记得有一次李茂华老师线上指导完已经接近凌晨三点钟。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在李老师看来,如果学生因为受到了自己的影响,而有了更加积极的人生,那么自己的教育就成功了。
她的第一届研究生马卓恺硕士毕业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刘思敏进入新晋世界500强企业——新希望集团担任数据运营官。第二届研究生杨鑫雨考入四川轻化工大学担任辅导员,蒲桢考入绵阳市纪委宣传部任职。徐张成获得今年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成为团队第3位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学生,并成功立项四川省网络文化研究中心课题,他今年主持立项了5项厅级课题。
“在成大的这几年,我见到太多学生的成长,亲历多位同学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的逆袭,就好像看到一朵朵的花开,我为他们感到欣喜,也为自己能够参与和见证他们的成长感到开心。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如果一位老师能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有些许的作用,那也是蛮有成就的一件事。”
在李茂华老师看来真正的教育一定是“人”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而不是仅传授知识或是申请课题那么简单,眼里没有“学生”的教育是很难产生成效的,也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她说:“作为一名老师,我要做的,可能就是‘点亮孩子心灯’,教学生勇于追求理想,激发他们的信念,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从教23年,李茂华始终站在教育一线,她却从来没有感到自如过,“我在知识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她说上课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因为时代在变,学生在变,知识体系也在变。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保持课堂的吸引力。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欧阳修写这阙词的时候,正春风得意,前途敞亮,一如十年前攻博成功时的我”。如今,悠悠二十余载征程,从一名中学老师起步,她说:“要当大先生,做学生为先、为事、为人的示范’,我离‘大’字还远,还要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