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图/文:但敏 责编:陈扬)
作为一个05年就与广播电视编导结缘的“老兵”,在历经十几年的教学生涯后,感到疲惫并开始迷茫。我热爱我的专业,热爱我的学生,热爱三尺讲坛,迷茫让我难受,惰性让我害怕。2018年,为了寻找新的方向,我来到了刚成立不久的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当时学院还在高研院二楼,一栋偏居于篮球场后不起眼的小楼。试讲结束后,王珏殷副院长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从理工大到成大来?”我诚恳地回答:“在一个地方呆久了,觉得疲惫并产生了惰性,我想给自己新的发展。”这是我的心声,也希望用行动去证明自己。
由于一些原因,我的入职过程很曲折,中间夹着新冠疫情肆虐、小女儿出生等各种事宜,但是我坚信这个新学院会给我带来新机遇,院领导也给予了我充分的信任和支持,终于在2020年3月正式入职。
(2019年给东盟留学生上《中国电影艺术史》课程)
2020年不久,学院就搬到了2教。这段时期是学院和专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我个人而言也是新的机遇和挑战。
(2019年和研究生侯若男参加首届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研究学术峰会)
(和传媒研究院的同仁们一起参加2019年中国广播电视学术年会)
2021年下半年,学院搬到了中国-东盟艺术学院D栋,新环境、新办公室、新的起点,这些都在鞭策自己要砥砺前行。
(2021年5月和李姝老师一起受聘于传媒研究院纪录片研究中心)
(2022年9月举办“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纪录片高质量发展”国际高端论坛)
除了学术研究的提升,我还在创作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
2020年,我第一次以“双重身份”——创作者和教师进行了院线电影《父子拳王》与广编专业的互动,这是我从单纯的“教学者”走向多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这以后,我陆续参与了电视剧《火红年华》,院线电影《巴铁女孩》《禹城秘事》,纪录片《山河岁月》的拍摄与制作工作,并将部分学生陆续推到第一线,让学生在实践创作中迅速成长起来。
(《父子拳王》主创见面会)
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有很多困难需要去克服,2019年下半年拍摄《火红年华》的那段时间,因为家里孩子小,每天一大早开着车去青白江的片场,下午收工后又从片场赶回来,如果收工时间晚的话,回到家已然天黑,辛勤奔波的背后是满满的收获,拍摄了《大染坊》《孔繁森》《成吉思汗》的著名导演王文杰,总是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导,在他的指导下,我领会了电视剧创作更多的技巧与艺术方式。
(和著名导演王文杰片场合照)
2020年夏季参与《禹城秘事》的拍摄,地点在绵阳市北川县,那年四川盆地大雨不断,剧组遭遇了驻地酒店山体垮塌、停电、暑热、道路中断等诸多问题,更大的困难在于其中一个主场景在北川县西窝羌寨,这是离北川县城最远的一个羌寨,保留着最为完好的古老羌族建筑,但是由于大雨冲垮了进西窝羌寨的道路,剧组只能紧急寻找新的替代地,所幸的是全组上下团结一心,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电影的制作,这些经历也成为我教学中宝贵的财富。
(《禹城秘事》开机仪式)
2020年底,我参加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的拍摄,这是我第一次参与这样大型的文献纪录片的拍摄,查阅资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而对资料的核实更是重中之重。虽然仅仅只有25分钟的节目,解说词也只有5000字左右,但是查阅的资料至少有百万之字了。
(《山河岁月》第41集《烈火中永生》在四川大学江姐纪念馆拍摄)
经过多年的理论学习和教学,我充分体会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个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决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我想用最直接的行动去带动、影响、指导学生。2021年上半年,在上完一堂课以后,发现上午刚刚加了微信的一个学生在朋友圈里说道:得遇良师,更有动力前行。这,就是我在这个阶段、这个年龄还在执着的原因和动力,愿用萤火之光仍能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