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左永红 来源:教务办 审核:苟强诗
为抢占人工智能与艺术教育融合制高点,影视与动画学院于4月15日特邀超星泛雅集团技术专家张蒙,在D2021学术报告厅开展"AI赋能影视创作:智慧课程建设与运行"专题培训,通过技术赋能推动影视动画教学范式转型。本次培训紧扣教育部"智能+教育"改革试点要求,结合学院动画、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特色,探索AI技术赋能艺术创作的新路径。
智慧课程:精准教学的新引擎
智慧课程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构建“师-生-机”三元交互的教学模式。通过AI学情分析、知识图谱构建等技术,破解传统影视教学“标准化培养”难题。针对影视动画创作周期长、资源分散的特点,知识图谱技术可将“剧本创作-分镜设计-动态捕捉”等核心环节进行可视化关联,形成"影视工业全流程知识网络"。教师可以通过该“网络”动态调整课程模块,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知识图谱:构建教学新生态
作为智慧课程核心工具的知识图谱,通过将知识点、资源与教学目标进行可视化关联,为教学闭环管理提供了支持。在培训过程中,详细展示了“三环七步”构建法的具体操作流程:从课程内容的梳理、知识点的提取,到关系的定义以及图谱的生成。教师能够利用目标图谱和问题图谱动态追踪学生能力的达成情况,进而优化课程体系,解决知识点的重复或断层问题。学院计划推出“AI+影视叙事”、“智能生成艺术”等创新课程模块,并通过构建影视工业知识图谱、建设AI创作资源池等措施,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机协同”的影视教育新生态。
AI工具:教学全场景赋能
超星泛雅集团展示了多款人工智能教学工具:基于教育垂直大模型的“AI助教”可实时答疑;AI工作台支持教案生成、智能批阅、学情分析;任务引擎驱动混合式教学,通过项目式任务串联课前-课中-课后环节。此外,教师可为课程训练自己的大模型,上传专业资料提升AI服务精准度。
案例实践:从理论到落地
培训以“数字短片创作”课程为例,演示了知识图谱与AI工具的结合应用:教师梳理100+核心知识点,关联实验案例与思政元素,生成目标图谱。AI助教根据学生答题数据推荐个性化学习路径,可以大幅提升教学目标完成度。
本次培训为全体教师提供了AI赋能的实操指南,推动学院课堂教学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AI与影视动画的交叉融合,以技术创新赋能艺术表达,培养兼具数字素养与人文情怀的新时代影视创作者。正如教育部“人工智能+X”行动计划所倡导的,这场始于课堂的技术革命,正在重塑影视艺术教育的未来图景。